怎麼用營銷思維開發一款賣到爆的新產品?


        開發新產品是所有企業都會面臨的挑戰,

        每隔一段時間企業就得根據市場變化,開發新產品。

        所有人都希望新品能取得不錯的業績,最好能成爲一款爆品,可現實是新品上市成功率卻很低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有多低呢?

        據說中國新品上市的成功率只有不到5%!

         

        爲什麼成功率這麼低?

        怎樣才能提高新品上市成功率,甚至讓新品大概率成爲爆品?

        這篇文章老劉與你分享怎麼用營銷思維開發一款賣到爆的新產品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1、兩種老闆,兩種產品開發思維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由於從事營銷諮詢,經常遇到一些老闆,希望我幫他們做新品的市場推廣。

        這些老闆通常分爲兩類,一類是A型老闆,一類是B型老闆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A型老闆認爲自己的產品是很有創意的好產品,一定很有市場。

        這種充滿創意的產品比如有:

        1、香菸共享器(一根香菸多人共享)

        2、夜光汽車輪胎(黑暗中能發光的輪胎)

        3、廁所裏的洗手液監控儀(監測洗手液用量、通知保潔更換)

        ......

         

        這些產品的確很有創意,但有創意不等於是好產品,更不等於有市場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B型老闆會先讓我評估新產品的可行性,他們有時甚至還沒有新產品,只有一個待驗證的想法。

        這種想法比如有:

        1、一款“抗菌”性能卓越的刀具

        2、一套純正的泰式古法SPA按摩服務

        3、一款專門服務老年人的按摩保健沙發

        ......

         

        這些想法聽起來並不很有創意,但它們顯然更靠譜一些,可行性更高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我把A型老闆稱爲“自我型”老闆,B型老闆稱爲“營銷型”老闆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“自我型”老闆開發產品會“以我爲主”

        我有一個發明創意,我這個產品推向市場,肯定能火。

        他們的做法是,“先有一個產品,再想辦法把產品推向市場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“營銷思維”型老闆開發產品會“放棄自我”

        他只是發現一個問題,想開發一款產品來解決這個問題”。

        他們的做法是,“先有一個機會,再開發產品捕捉這個機會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“先有一個產品,再想辦法推向市場”和“先有一個機會,再開發產品捕捉機會”。

        哪個成功可能性更大?

         

        我認爲,第二種“營銷型”產品開發,離成功更近一些!

         

        可現實中用“營銷型”產品開發的企業並不多,大部分企業其實是“自我型”新品開發者,不僅小企業如此,大企業也如此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在《低風險創業》一書中,舉了個手機行業的例子。

        在智能手機發展早期,手機霸主諾基亞也推出了智能手機,上面佈滿了按鍵,在一個小小的手機上居然有幾十個按鍵,每個按鍵都很小,顧客爲了使用,甚至要將指甲蓋削減,使用起來又慢又累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一些用戶將問題反饋給諾基亞,得到的回覆卻是“想實現電腦的功能,就得有電腦的鍵盤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不止諾基亞這樣做,黑莓、高通也都這麼做,它們的“自我思維”認爲,智能手機就應該是這樣子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蘋果不這麼認爲,喬布斯說“顧客纔不喜歡佈滿按鍵的智能機”,他認爲必須一個按鍵解決所有問題。

        他給開發團隊下達的命令是“如果你們做不到用一個鍵解決所有問題,你們這個團隊就地解散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喬布斯充分展示了他“暴君”的一面,在砸壞了無數樣機後,觸摸屏和圓形鍵終於做了出來。

        從此,智能機進入蘋果時代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實際上,在喬布斯時期,蘋果幾款劃時代的偉大產品,都是“營銷型”產品開發的產物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蘋果ipod發佈時,口號是“把1000首歌放進口袋”,這口號被奉爲經典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這句話怎麼來的,並不是ipod開發出來後,圍繞ipod想出來的,而是在ipod開發前喬布斯就先想好了,他對產品經理們提出的要求是“把1000首歌裝進一個U盤大小的東西裏面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在開發MacBook Air筆記本時,喬布斯提出的開發要求是“要薄到能裝進信封裏”。在發佈會上,當喬布斯將MacBook Air從信封裏取出來的時候,全世界的果粉爲之尖叫。

        456.png

         

        ipod的“把1000首歌裝進一個U盤大小的東西裏面”,iphone的“一鍵解決所有問題”,再到MacBook Air的“薄到能裝進信封裏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喬布斯作爲一名偉大的產品經理,他做的都是站在用戶角度的“營銷型”產品開發,都是先有了一句清晰具體的開發要求,然後用產品實現這個要求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一句準確清晰具體的開發要求,是這些偉大產品得以誕生的關鍵。

        顧客甚至不必見到產品,僅憑這句話就會產生購買衝動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“我們有個音樂播放器,可以“把1000首歌裝進一個U盤大小的東西裏面”,你感興趣嗎?”

        “我們有檯筆記本電腦,“薄到能裝進信封裏”,你感興趣嗎?”

        在哪裏?快拿給我看!

         

        所以,要想開發爆賣的產品,你首先得用營銷思維,找到那句指導產品開發的“神奇話語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2、找到指導產品開發的“神奇話語”

         

        除了蘋果,國內也有很多品牌掌握了產品開發的“神奇話語”。

        例如:

        “王老吉——怕上火,喝王老吉”

        "漢庭酒店——愛乾淨,住漢庭”

        “恰恰小黃袋——掌握關鍵保鮮技術”

        “肯帝亞地板——敢說0甲醛,鋪好就能搬”

         

        是的,這句指導產品開發的神奇話語,就是產品的宣傳口號。

        爲什麼一句口號,能產生這麼的威力?

         

        因爲口號不僅是口號,口號的本質是購買理由。

        宣傳口號不僅是一句表達產品特點的話語,更是給到顧客的購買理由。

        不是先有產品再有口號,而是先有口號再有產品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來看兩個例子:

        是先有王老吉涼茶,還是先有“怕上火,喝王老吉”這個購買理由?

         

        是先有“怕上火,喝王老吉”這個購買理由,再根據這個購買理由,對老式的廣東涼茶進行口味調整,改變配方,減輕藥味,弱化其他功效,突出降火功能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是先有漢庭特別乾淨整潔的房間,還是先有“愛乾淨,住漢庭”這個購買理由?

         

        是先有“愛乾淨,住漢庭”這個購買理由,纔有了以“乾淨”爲最高標準的漢庭居住空間。如果不是先確定了“乾淨”的購買理由,產品開發可以往“睡眠、安全、舒適......”等任一方向展開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所以,宣傳口號並不僅僅是口號,口號的本質是顧客的購買理由,是指導產品開發的綱領,是一切營銷工作的指南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爲什麼很多收費非常高昂的營銷諮詢公司,交付給客戶的成果,核心就是一句超級口號。

        因爲,它們交付的並不只是一句宣傳口號,而是指導產品開發乃至一切營銷工作的購買理由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3、用購買理由指導產品開發全流程

         

        怎麼將購買理由確立爲指導產品開發的綱領?

        答案是:建立以購買理由爲核心的產品開發全流程

         

        一款產品從無到有,從創意構思到上市銷售的流程應該是這樣的:

        123.png 

         

        在這個流程中,購買理由是核心,市場調研的目的是爲了尋找購買理由,產品命名,產品包裝、產品開發、產品推廣都得圍繞購買理由展開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怎麼理解?

        看兩個例子就明白了:

        案例1:王老吉的產品開發流程

        1、洞察到“中國人普遍怕上火”

        2、確定購買理由“怕上火,喝王老吉”

        3、設計“紅罐”的產品包裝

        4、圍繞“怕上火、喝王老吉”開發預防上火功效更顯著的涼茶

        5、以“怕上火、喝王老吉”爲推廣主題,設計平面和視頻廣告,以及落地推廣活動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案例2:綠源“載物王”電動車開發流程

        1、洞察到受衆“喜歡用電瓶車大量載物”

        2、確定“超能裝、超能跑、超耐用”的購買理由

        3、爲產品命名“超級載物王”

        4、圍繞“超能裝、超能跑、超耐用”進行產品開發

        5、設計能突出“超能裝、超能跑、超耐用”的廣告畫面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“購買理由”爲核心的產品開發,能達到的最完美的狀態是,產品的每一個部分單獨拿出來看,都攜帶有充足的購買理由。比如:

         

        產品命名是爲了突出購買理由

        “超級載物王、大吸力油煙機、超靜音門鎖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產品包裝是爲了凸顯購買理由

        如洽洽小黃袋的包裝放大了“掌握關鍵保鮮技術”,味多美老婆餅的包裝放大了“80層酥皮,酥纔好吃”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產品推廣是爲了證明購買理由

        “喬布斯在發佈會上將MacBook Air從信封中取出(證明輕薄),老闆大吸力油煙機在店面讓顧客做吸木板實驗(證明吸力大)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以上內容說明,產品成功的關鍵並不是有多麼異想天開的創意,而是找到了一個強有力的購買理由,並用產品完美實現了這個購買理由。是先有購買理由,後有產品開發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購買理由充足的產品,顧客看到時,會覺得“眼前一亮,心中一動”,會在心裏暗暗說“這東西真TM好!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購買理由如此重要,那怎麼才能快速有效的找準購買理由呢?

        可以試試下面4類方法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4、爲產品尋找購買理由的四類方法

         

        一、從顧客痛點中挖掘購買理由

        我們要明白一點,顧客並不關心產品,顧客關心的是自己,關心的是自己遇到的問題,尤其那些讓人感覺很不爽的痛點問題,如果產品能幫顧客解決問題,就有了購買理由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比如,空調有什麼痛點?

        空調有一個隱性痛點,就是空調風不是自然風。

        空調風是在密閉環境中吹的冷氣,不像自然風柔和舒適,在密閉環境中吹久了容易不舒服,嚴重的甚至會引起空調病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志高空調洞察到了顧客這一痛點,創意了“我家的空氣更清新”的購買理由,並開發出了“氧吧空調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比如,外出吃飯有什麼痛點?

        很多人在外面吃飯會遇到一些味道不好,價格貴,衛生差,服務態度也不好的飯店。

        用餐體驗糟糕,想要吐槽卻沒地方吐,不知道的人還得繼續上當受騙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有個創業者看到了這個痛點,想到建立一個點評網站解決這個問題。

        這個網站的購買理由是“一個有餐廳列表,所有用戶可以公開點評的網站”,這個網站,就是口碑網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二、用關鍵詞擴充挖掘購買理由

        找到顧客最在意的點,把這個點提煉成一個關鍵詞,然後圍繞這個關鍵詞加字加詞擴充,形成一句動人的話語。具體做法是“從痛點中挖掘關鍵詞,對關鍵詞修辭擴充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首先,從痛點中挖掘關鍵詞。

        怎麼挖?

        痛點是顧客擔心害怕的東西,站在對立面做出承諾,讓顧客不擔心不害怕就行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比如,用電池的痛點是什麼?

        是用不了多久就沒電了,電量不持久,消耗太快,電量不持久的對立面是電量持久。

        我們找到了關鍵詞“電量持久”

         

        其次,對關鍵詞修辭擴充。

        接着對“電量持久”做一個生動化表達,持久到什麼程度呢?

        一節比普通電池好幾節還要還要強

        這就是南孚電池的購買理由,“電量持久,1節更比6節強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再將這個方法套入另一個場景:

        有很多顧客“着急同城送東西,自己不方便,叫快遞又太慢。”,這是個痛點。

        站在痛點的對立面,送東西慢的對立面是送東西快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“送東西快”這個關鍵詞修辭擴充,快能快到什麼程度呢?

        送的像閃電一樣快

        那好,名字就有了,就叫“閃送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當然不可能真的快的像閃電,但還是比同城快遞早發晚到十來個小時快很多。

        再把“快”具象一下,給出承諾,“1小時全城送達”的購買理由就有了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三、從個性利益中挖掘購買理由

        產品帶給顧客的利益,有共性利益也有個性利益,共性利益是同類產品都有的利益,個性利益是隻有你的產品纔有的利益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比如,同樣是醬油,“味道鮮美”是共性利益,“傳統工藝0添加”就是個性利益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產品的共性利益是基礎,個性利益纔是購買理由。

        比如同樣的純淨水,“純淨”是所有純淨水的共性利益,你說你純淨是沒有用的。你需要強調的是你與其他純淨水的不同,就是你帶給顧客的個性利益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這個個性利益可以是更好的原材料,可以是獨特的工藝,可以是任何其他有價值的東西.......

        樂百氏純淨水,提供給顧客的個性利益是“27層淨化”,這就是它的購買理由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再比如,南極人和優衣庫都有保暖內衣,“保暖效果好”是保暖內衣本來就應該有的共性利益,將“保暖效果好”作爲購買理由就不夠充分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優衣庫提供給顧客的個性利益是“自發熱的保暖內衣”這就是優衣庫保暖內衣的購買理由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四、改變心理賬戶創造購買理由

        同樣一個產品,放到不同心理賬戶,效果完全不同。

        例如,同樣一朵玫瑰,賣花人給顧客推銷時有兩種說法:

        1、“買一朵玫瑰吧,它很好看”

        2、“買一朵浪漫的玫瑰吧,您的愛人會感到驚喜”

         

        哪種說法更容易打動人一些?

        很明顯,是第二種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第二種說法把玫瑰從“買一朵好看的花”的心理賬戶,轉移到了“送一份浪漫小禮物讓愛人驚喜”的心理賬戶,心理賬戶不同,購買理由不同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心理賬戶是心理學提出的概念,它認爲人們會把錢分門別類放在不同的心理賬戶,賦予它們不同的意義。比如有“生活費賬戶、娛樂休閒賬戶、子女教育賬戶、情感維繫賬戶......”

         

        這啓發我們,可以改變產品所在的心理賬戶,創造購買理由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假設你是做筆的,一般的筆1元1支,那怎麼可以把這支筆賣到10元1支呢?

        可以爲筆賦予一個購買理由“久寫不累手的考試專用筆”,給它起個名字叫“不累手考試筆”

         

        這是從產品功能層面改變了顧客的心理賬戶從“普通筆”轉到了“有特殊功能的專用筆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那怎麼從10元1支,賣到100元1支呢?

        可以從心理層面把購買理由定義爲“文殊菩薩廟得道高僧開過光的考試筆”,產品命名爲“開光考試筆”

         

        這其實是將筆從“購買文具”的心理賬戶,轉移到了“爲考試祈福”的心理賬戶,顧客買的已經不是一支筆,而是文殊菩薩廟的一炷香,是一種心理慰藉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還有沒有更厲害的靠轉換心理賬戶創造購買理由的經典案例?

         

        有種寶石晶瑩剔透,顏值很高,但售價和銷量跟一般寶石差不多,並不突出。

        後來這種寶石的供應商通過一個大創意,讓這種寶石身價百倍,銷量大增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他將這種寶石與愛情綁定,用它象徵愛情的“永恆和美好,結婚時必須有一枚纔算隆重。

        沒錯,這種寶石就是鑽石,它給顧客的購買理由是“鑽石恆久遠,一顆永流傳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鑽石供應商戴比爾斯,將鑽石從“裝飾性寶石”的心理賬戶變成了“忠貞永恆愛情的證明”的心理賬戶購買理由的改變使鑽石從默默無聞到廣受追捧,暢銷至今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本文要點:

        1、產品開發有兩種,一是“自我型”,二是“營銷型”,第二種離成功更近;

        2、產品開發,應該像“營銷型”開發者喬布斯一樣,先找到指導開發的“神奇話語”。

        3、“神奇話語”就是產品的宣傳口號,本質是購買理由。

        4、建立以購買理由爲核心的開發全流程,將購買理由融入產品命名、包裝、開發、推廣,全環節。

        5、尋找購買理由有四類方法,分別是“顧客痛點挖掘、關鍵詞擴充、個性利益挖掘、改變心理賬戶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最後,祝你開發順利,新品大賣!